長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6月14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主題展覽“不盡長江滾滾來——長江與中華文明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幕。這個展覽帶領觀眾“溯流”而上,感受長江流域文明演進歷程,一覽萬里江河文化盛景。
本次展覽由國家文物局、省政府主辦,省文物局、長沙市政府承辦,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51家文博機構支持,長江流域博物館聯盟、星球研究所、“何以中國”策展團隊傾情加盟,是長沙博物館新館遷建以來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珍貴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覽。
長江為舞臺、200余件(套)文物是演員、文明演進為主線,展覽通過“歡騰·星斗”“匯聚·璀璨”“磅礴·輝煌”三大篇章生動展示長江對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發展,中華民族融合、演進與復興的偉大作用;展示中華文明具有的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良渚之城、寶墩之邑、石家河之紋陶、凌家灘之成玉等早期中華的多元譜系和共同基因,揭示長江與黃河并肩為源、交相呼應,于萬象初生中攜手孕育中華文明的生命根系。盤龍古城、三星堆畔、炭河爐火、滇黔鑄巧、蜀戈成行等器禮遺存,揭示長江流域在中華文明形成與發展中的重要價值。岳麓講堂、江南織造、策論科舉、戲曲畫卷等文化物證,則揭示了長江流域于宋元以降的文明演進及舟載交融過程。
?。ㄎ?龍文泱 粟宇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