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林業局關于印發《湖南省林業局關于加強石漠化綜合治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www.emedcarts.com 發布時間: 2025-06-30 14:56 【字體:

湖南省林業局

關于印發《湖南省林業局關于加強石漠化

綜合治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湘林造〔20251

HNPR—2025—25008

各市州林業局,各縣市區林業主管部門,局機關有關處室站中心,局直各單位:

經研究,現將《湖南省林業局關于加強石漠化綜合治理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本通知自202563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湖南省林業局

       2025530

湖南省林業局關于

加強石漠化綜合治理的實施意見

石漠化是巖溶地區土地退化的極端形式,也是巖溶地區首要的生態問題。自2008年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工作以來,經過近二十年的治理,我省石漠化擴展趨勢已基本遏制,但是石漠化造成的水土流失、農田沖毀、旱澇災害等危害依然制約了我省巖溶地區的可持續發展。為進一步加強我省石漠化綜合治理,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意見》《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湖南省貫徹落實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的通知》等要求,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加強石漠化綜合治理,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巴彥淖爾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緊緊圍繞巖溶地區生態環境面臨的突出問題,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大力弘揚三北精神”“塞罕壩精神等,勇擔使命、久久為功,積極助力湖南高質量發展和美麗湖南建設。

(二)治理原則。按照系統治理、合理利用、依法防治的原則,以植被恢復為主要突破口,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結合,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科學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

(三)治理目標。2030年,全省新增石漠化土地綜合治理面積16萬公頃;到2035年,全省新增石漠化土地綜合治理面積32萬公頃,實現石漠化土地面積持續減少、石漠化程度持續減輕、水土流失狀況基本控制、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二、扎實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

(一)加強石漠生態系統保護。依托天然林資源保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政策,加強對巖溶地區天然林、公益林的保護。加強石漠化地區林草防火,優先開展石漠化地區生物防火林帶、防火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石漠化地區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嚴格征占用林地草地審批,除項目確需建設且難以避讓外,臨時使用林地原則上不得使用石漠化治理區域未成林造林地。改進整地方式,石漠化地區人工造林原則上禁止全墾、禁止煉山;嚴格控制石漠化地區商品林皆伐面積,防止水土流失。將國家石漠公園納入湖南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統一管理,禁止采石、采砂、采土等經營活動,加大對國家石漠公園的投入和管理。

(二)科學選擇治理方式。以中央預算內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簡稱雙重工程)、中央財政國土綠化示范等項目為依托,在巖溶地區開展科學綠化行動,恢復和增加植被覆蓋。對于具有天然下種或萌蘗能力的疏林地、灌木林地和低質低效有林地實施封禁,并輔以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措施。對于納入國土空間造林綠化規劃中的土地,優先選擇土層較厚、基巖裸露度較低的石漠化土地,按照適地適樹原則盡可能選擇深根系的優良鄉土樹種人工營造混交林;對其中保水保肥性特別差、適宜造林樹種選擇非常有限的地塊,實行分步治理,允許先新造純林,郁閉后再通過森林質量提升逐步改造成混交林。對于立地條件良好、坡度較為平緩的潛在石漠化和輕度石漠化土地上生態功能較差的退化防護林、低質低效林、中幼林,采取間伐、撫育和適當補植等林分改造措施。對于具有一定自然恢復能力、以草本植物為主的高海拔石漠化區域,通過修建圍欄、設立封禁育草標志、劃定管護責任范圍、落實管護人員和管護措施等封禁措施,輔以補播鄉土草種等人工干預措施。

(三)支持建設必要的工程設施。在石漠化地區嚴重缺水的地方,結合森林防火和農業水利項目,通過配套建設蓄水池、截排水溝、構筑護岸等方式,提高攔截泥沙能力,集蓄治理區域內的降雨,保障有效灌溉,同時減少水土流失。在交通便利、水源有保障的輕度、中度石漠化區域,支持適度開展坡改梯,通過砌石筑坎、平整土地、降緩坡度并實施客土改良與施肥,加強坡面生物籬的綜合治理,推廣輪作、套作與農林復合種植等保護性耕作模式。在嚴重陡坡耕地,按政策協同推進汛旱并防與耕地園地林地置換,減少水土流失,遏制土地進一步石漠化。

四)合理利用石漠資源。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將治石致富相結合,將石漠化綜合治理與當地特色產業發展、退耕還林提質增效等結合起來,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帶動巖溶地區老百姓持續增收致富。強化巖溶地區非木質資源利用,選擇具有高抗性和高經濟效益的名特優品種及良種資源,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林藥、林油、林禽和珍貴樹種等特色產業,探索石漠化綜合治理碳匯效益以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同時,開展精深加工,培育新的衍生產品,延長產業鏈,提升農林產品附加價值。圍繞國家石漠公園獨特的巖溶景觀資源,挖掘當地民俗、民族、民風特色,力求在不破壞石漠生態系統完整性的基礎上,利用石漠獨特的旅游資源開展生態旅游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

(五)健全石漠監測評估體系。依托高分遙感影像、人工智能、無人機、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方法,建立宏觀監測與定位監測相結合的石漠化監測預警體系,對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區開展動態監測。同時,對石漠化治理成效進行監測,科學分析和評價石漠化綜合治理措施實施與任務完成情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在各級政府(石漠化綜合治理第一責任人)的領導下,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所轄區域內的石漠化綜合治理工作,要切實履行主管部門職責,發揮牽頭和統籌協調作用。

(二)加強部門協同。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農村、氣象等部門協同配合,加強政策支持協同,推動重點任務落實。會同自然資源部門做好用地保障、農業農村部門推行合理的土地耕作模式、水利部門修建必要的水利工程設施。

(三)加強政策扶持。在統籌謀劃雙重工程、中央財政國土綠化示范等項目時,優先考慮巖溶地區的石漠化綜合治理,重點支持石漠化地區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綜合采取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同時,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將綜合治理后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生態文旅特許經營權、碳匯權益等組合供應方式,引導多元投資主體投入到石漠化綜合治理中來,探索建立社會資本投入國家石漠公園建設、保護和利用的引導機制。

(四)加強科技支撐。積極組織開展石漠化綜合治理的科研工作和技術攻關。優先開展適宜石漠化地區土壤條件的樹種草種的選育研究,選育出一批耐干旱瘠薄、喜鈣的樹種草種。集成和推廣現有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顯著的科技成果和治理技術與模式。利用3S、大數據分析等高新科技手段,開展作業設計和結果上圖,提高石漠化綜合治理項目的管理水平和建設質量。

(五)加強教育宣傳。利用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干旱日等主題日,通過媒體、網絡、社區活動等渠道,開展石漠化綜合治理的教育宣傳工作,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石漠化綜合治理工作,形成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信息來源:     責任編輯:省公報室02
打印 收藏
相關閱讀

湖南省林業局關于印發《湖南省林業局關于加強石漠化綜合治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33725371

久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福利|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