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來,全省各級各部門凝心聚力,積極推進“湘易辦”超級服務端的建設升級和宣傳推廣,堅持用戶思維,提升用戶體驗,在豐富應用場景、優化系統功能、拓展注冊用戶等方面不斷尋求創新突破,讓企業群眾充分感受到政務服務數字化升級所帶來的便捷和高效?,F將部分地區的經驗做法進行刊發,供大家學習借鑒。
永州市:上線“秒批秒辦”應用場景,讓“湘易辦”更便民。通過AI智能技術,推動首批交通、衛健、教育等領域11個高頻事項實現“秒批秒辦”。推動“一摞材料”向“一鍵申報”轉變。事項提交后,系統自動從相關后臺數據庫抓取數據,智能填報申請表、承諾書等,申請人無需填寫、提交材料,零材料“秒申”。推動“人工審批”向“智能審批”轉變。創新AI智能機器人技術應用,設置“數字員工”,為其配備相關業務系統賬號,由“數字員工”將信息錄入不同系統,自動按照各部門設置的審批規則,對申請材料進行分析核驗,實現“秒批”。推動“紙質證照”向“電子證照”轉變。事項審批通過后,同步數據至對應的業務系統和“湘易辦”平臺,生成全國通用的電子證照,并推送下載鏈接給申請人,實現“秒享”。以辦理“經營性道路旅客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換發”為例,原需要提交3個材料,法定辦結時限為10個工作日,現申請人在“湘易辦”上“零材料”一鍵申報,20秒左右拿證。
郴州市:搭建“一站式”人才服務專區,為人才提供全鏈條綜合服務。服務專區“一體建設”。依托城市大腦基礎平臺能力,在“湘易辦”郴州旗艦店建設全市統一的人才服務入口,提供認定申請、政策匹配、津貼兌現等7大特色板塊,并賦予人才專屬榮譽碼,鏈接各類優惠優先服務。政策事項“一網匯聚”。全量梳理人才政策和服務事項,實行統一管理、動態更新、一網匯聚,實現人才政策一鍵查詢、服務事項全程網辦、辦件進度跟蹤提醒,讓人才辦事更加高效便捷。津貼兌現“一鍵完成”。整合各類人才服務數據資源,打造人才資金“一站式直兌”服務模式,資金直達人才賬戶,實現人才服務“全程網辦、一次不跑”。截至目前,專區已梳理發布人才政策和事項239項。受理248件,完成人才認定717件,兌現資金1600萬。
益陽市:打造“新亮點”,瞄準“發力點”,全力推進“湘易辦”益陽旗艦店建設。一是打造“新亮點”突出特色。推動“無證明城市”“遠程導辦”“益教云”等特色應用接入“湘易辦”益陽旗艦店,開發上線“我要找幫代辦”、惠企政策精準推送的“政策快車”以及政策兌現資金撥付的“撥付通”、PCB項目審批“資園通”(資陽區)等本地特色應用。截至目前,已接入28個市直單位140多項業務應用,涉及1843個服務場景。二是瞄準“發力點”強力推廣。桃江縣創新推進“小視頻講流程”,將“湘易辦”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流程以“場景式”呈現;南縣充分利用社保繳納、高考查分、新生入學等節點引導群眾主動使用“湘易辦”;大通湖區利用龍蝦節、知青返鄉聯誼、村BA籃球賽等節會大力推廣“湘易辦”。
韶山市:將政務服務、旅游消費、紅色資源進行流程再造,打造“湘易辦”旅游消費特色場景。一方面搞好頂層設計。赴浙江實地調研,充分汲取“浙里辦”APP建設推廣和場景應用經驗,結合韶山紅色旅游特色,制定實施方案,抓好系統對接、數據共享、宣傳推介等工作,以“互聯網+大數據”為支撐實現創新服務。一方面抓好特色應用。依托“湘易辦”湘潭市旗艦店開設韶山專區,推出一站式旅游服務,涵蓋“先行賠付”和“七天無理由退貨”“景區介紹”“紅色教育培訓”“文旅專線”“品質民宿”“紅色經典”“打卡地”“老字號”“紅黑榜”等9個主題應用,實現旅游服務“指尖辦”,旅游投訴“隨時辦”,極大提升了游客體驗感。特色旅游應用場景在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發揮了引流服務作用,讓游客輕松暢玩,帶動來韶游客成倍增長,進一步激發了旅游消費新活力。
湘陰縣:建設“高頻事項一件事一次辦+遠程導辦”專欄,實現事項全流程聚集。簡化高頻事項申請環節,推出申請表單“在線填報”,推行部門核發材料內部查驗,身份證等13種證照數據自動獲取,電子簽名認證,實現城管局、農業局等10余個部門30多個高頻服務事項全程網辦。部署網上遠程導辦服務體系,每天至少兩名遠程導辦客服專員負責網上咨詢答疑,做到遠程精準告知。采取群發短信提前告知企業群眾相關政策、最佳推薦申請方式、辦事指南查詢渠道等信息,做到服務精準找人。